第九十四章:标点符号(下)
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’?” “所以,我希望诸位可以认真思考这句话,你究竟为何求学?” 听着朱高煦这番高谈阔论,方孝孺、梅殷、解缙、欧yAnl四人心中皆感到吃惊,他们似乎看到了朱高煦的野心。 “接下来,是我送给诸位的第三份见面礼。” 朱高煦转身,在黑板上竖着写了一句话——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。 “你们看,这句话可以有几种断句方法?” 朱高煦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,高声问道。 就在众学子陷入思考的时候,方孝孺、梅殷两位儒学宗师也在尝试着断句,就连进士出身的解缙、欧yAnl也不由自主的推算着断句的方法。 一时间,正殿之中议论纷纷。 有说两种的,有说三种的,还有说五种的。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,一般不加标点符号,而是通过语感、语气助词、语法结构等断句。 b如,在文章里加入符号“:”表示句子的完结,加入符号“;”表示句子当前的停顿,用“)”表示语气的停顿。 因此,文书中经常出现歧义,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。 在口语中,一句话前後或中间的停顿,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。 但在书面语中,必须要用标点符号来表示,否则就会产生歧义。 借用後世官方的说法,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,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,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