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:科举革新章程草稿(上)
生员等级不变,仍分三等,即廪生、增生、附生。” 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,简称廪生;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,简称增生;於廪生、增生外再增名额,附於诸生之末,称为附学生员,简称附生。 “改制後,考取生员,即秀才,依然是功名的起点。” “各府治、县治所在地中学堂学满三年的生员一旦被朝廷选拔出来成为贡生,便可跳过乡试,进入国子监学习。” “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、课考两级考试,按成绩分为六等。课考列一、二等者,取得当年参加乡试的资格,称科举生员。成绩不达标者,继续进学。” “中学堂允许学子复读,但年龄上限不得超过三十五岁。” 说到这里,朱棣选择了停顿,他需要给朱元璋留些时间思考。 朱元璋明白朱棣的意思,沉思道:“全国各省、府、县城之地,本就设有官学,统一划归为中学堂只不过是换个名称。” “但各乡、镇义务学塾的建立,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。原先虽有乡里社学,但数量不多。若不能落到实处,必然会有地方官员打着修建学塾的名义,贪W受贿,巧取豪夺。” “再则,义务学塾老师的招募与管理,又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。” 朱棣道:“爹,俺认为可让过去屡试不第,回归乡间的读书人担任此职,算是一份差事。甚至致仕的官员,回归乡里之後,若愿意兼任此教师之职,也算是一个乐趣。” “嗯,棣儿言之有理,可见义务学塾的建立倒也不算太难。参照过去的社学,扩大设立学校的地域范围即可。” 朱元璋颔首道:“你继续说下去。” 朱棣恭声称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