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六章:密奏之制
“万里之外,有如睹面。此外,地方官员存心之善恶诚伪,朕也能一览无余。” 朱高煦施行密奏的理由很高大上,与传统公文报送相b,密奏既快速又保密,但却让方孝儒感到脊背发凉。 如此一来,凡是可以上密奏的臣僚,都将变成大明皇帝的耳目。 下级官吏不满上官作风,便可上密奏告黑状, 满朝文武皆不知各地官员通过密奏向大明皇帝奏禀了什麽,不说人人自危,起码能达到威慑群臣之目的。 虽然这种直达圣听的密奏之制,会促使官员相互监督,进一步巩固皇权。 但是久而久之,将会使得官员之间告密、诬陷盛行,从而形成不良风气,官员上下之间离心离德,对大明整个官场危害极深。 “陛下,若密奏之制推广开来,有三大弊端。” 方孝孺没有直接反对,而是提出质疑道:“其一,所谓密奏,即旁人不可察之奏,如此则等於鼓励臣子相互告密。除了勇於任事者外,其余臣工必然人人自危,以求自保。” “其二,各地臣工以密奏言事,所言内容彼此之间皆不得而知,某些官员即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。陛下与各地臣工亲疏不一,必然会有人自恃与陛下关系较密,而藉以挟持上官或他人。” “其三,各地臣工以密奏越级言事,定会引起上下猜疑,不利於推行朝廷令旨,甚至有地方官员沆瀣一气,官官相护,只为铁板一块,防备有人越级上告。” “方先生是反对密奏之制?” 朱高煦淡淡的问道。 方孝孺恭声作答道:“陛下,臣并非反对,而是阐述了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