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还政:刘叡(下)
躲得了初一,躲不过十六。 刘叡成年了,不代表朝廷因此平静。 不需要刘叡背後煽风点火,朝廷局势很快从公私尚能分明变成公私不分地中伤诽谤。 一衆朝廷大员总会找各种藉口给政敌大造文章,私底下买通商家在各大店铺散播各个势力的流言蜚语;在公而言,每次上朝都会辩论哪个后妃不适合成爲皇后,每次縂能搜出新证据,好像变戏法,针对贺楼氏不利的证据越来越多,针对孙氏的证据同样越来越多,醉翁之意不在酒,没完没了,渐渐没有人记得邓侯的建议。 邓侯眼见自己真心真意的建议被借用成党派斗争的工具,他已经不是辩论主角,光环全被其他人夺走,一点功劳也得不到,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。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来自南方、与炎州城格格不入的诸侯小丑,越来越不敢在炎州朝廷发言,藉水土不服之故返家,导致朝廷的格局很快变回贺楼氏族以一敌百,各地世家诸侯针锋相对,只剩白沙氏继续和刘叡一样静观其变,作壁上观。 原本以刘叡如何繁衍子嗣为前提才开始的辩论,群臣通通把这个目的抛掷脑後。原以爲一切都会在刘叡的计算之内,朝廷会逐渐把他的生育问题淡忘。 他忘了,他还有一个时刻伺机而动的母亲,一直没有放过一刻控制他的机会。 正当朝廷快要不提他如何有皇子,还多亏晏黎一派人不断提醒大臣们什麽是更十万火急的问题,他仍然逃不过自己的生母这一关。拓跋七娘宠信的观天监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