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秧记事
以他才会如此的重视这次的纪录。他也知道,内埔的农作物由大理花、茭白笋的栽种,已经持续种植了两个世代,在稻田耕作面积极少的状况下,这个地方早已经没有水稻秧苗的培育。关於稻谷的记忆,恐怕也仅存在於七、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上,所以这项耕作技艺的传承,足足跨越了五十年的生命经验,而这样的知识传递,也会在种稻的活动中,传递给七十岁以下的在地农民,这个村庄可能因此兴起不同的农事涟漪。 他戒慎恐惧的拿起摄影机,在各个角落取景,谨慎的构图,拍摄各种互动与特写。他在拉车移动的画面中,触动了情感的记忆。那看似不断後退的拉车,随着喘息的步伐慢慢移动,在稻田画出一格格的方块,他彷佛看见一个接着一个的历史记忆,逐渐在方块中浮现,技艺传承在欢乐的互动中完成,让他也不由得卷起K管,踩入软泥的土地,进入农田中央,进入到cHa秧的行列。纵使秧苗歪歪斜斜、不甚整齐的座落在泥地中,青年的童稚活动与欢乐气氛,在方块中逐渐被绿意覆盖的情境下,逐渐在这个村庄蔓延。他看着前来参与的农友,各自种植高丽菜、茭白笋、青花笋、玫瑰花等等不同的作物,却在这样的氛围下齐聚一堂,不是一同下田cHa秧,便是在田埂上吆喝指挥,或是大声歌唱〈农村曲〉,或是准备点心茶水,活络逐渐疲惫的气氛。他知道农村崭新的生命,正因为这群青年的举动逐渐发酵。